群体症候——粉丝文化阴暗面刍议

nrrrrr:

 @Arroyo 献给学姐🌚🌚🌚




#这是一篇杂谈,表达的都是我的个人观点(我尽量多的使用了“我认为”这个词),没有要“教育”任何人或者“我才是真理的化身你们都图样图森破”的意思,看到的gn不管同意不同意都欢迎讨论(当然更大的可能性是“太长不看”,因为我自己都讨厌我的絮叨……






                群体症候——粉丝文化阴暗面刍议


      我是一个社会学系的学生。这个学科在国内相对冷门。在日常生活中我被初次见面的人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社会学是干什么的?” 我每次都非常呆板又学究气的解释:我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学科,也就是说,社会学在微观上研究个体是怎样在主观无意识的情况下内化其所处社会环境的规则,并最终同样无意识的应用这些规则,也在宏观上研究群体间的互动模式和社会规则的变迁。我对很多的社会学议题都感兴趣,其中也包括“粉丝”这个社会概念和它所指设的群体。但我一直不敢就此长篇大论的写东西,因为在我自己的概念里我也属于粉丝的一员(我自己将“粉丝”定义为“所有对一个或多个实际不属于自己社交圈的人有长期稳定的正面但单向的情感投入的人群”),而“人能在多大程度上客观的对自己所属的群体做社会学研究”是一个在学界争议很大的问题。所以这篇粗糙的文章只能说是我在对互联网上的粉丝群体有了一点观察和了解之后的想法,不成体系也不够严谨,权当博有缘看到的读者一笑吧。


 一. 社交网络及其运行机制


       关于社交网络的运行机制已经有无数大牛写过论文了。囿于我的水平和这篇文章的篇幅,我只想提一提我个人觉得非常有意思的一点:社交网络有无限放大一个人的某个特定兴趣点并将其与这个人人格的其他部分割裂开的作用。再说的直白点,社交网络鼓励“广建小号”或“在不同的网络社交平台专注不同的内容”的现象。大家留神关注一下周围比较活跃的社交网络账号,这些账号大多都只关注一两个人或一两个话题,围绕这有限的主题发表看法,结交网友,乃至与他人争论(这当然也包括我自己。我的lofter账号里靖苏/诚台/凯歌相关是最大的主题。但这不代表我这个人只有这一个兴趣点。我在lofter账号发表的言论也不能完整的表现我这个人的性格或经历)。这个现象其实也不难理解。网络上的信息具有传播性,而集中的信息和观点总是比分散的信息和观点更容易迅速地传播。集中的就一件事情表达观点比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更容易聚敛听众。这就无形中鼓励了使用社交网络的人放大这个兴趣点对他/她的社会角色的重要性,鼓励了他/她围绕这一个兴趣点制定规则,与他人互动。再拿我自己举例子。除了喜欢胡歌和王凯这两位演员和《琅琊榜》《伪装者》这两部影视作品,我还是一个足球迷。在我的中学时代我所有的社交网络账号都是围绕足球这个兴趣点运转的。我在社交网络上频繁的转载与我的主队有关的消息,写球评,结交球迷朋友,也与“死敌球迷”发生过非常激烈的言语冲突。但在现实生活中我认识好几位“死敌球迷”,其中一位是我中学时代的后桌。我们的相处是非常愉快的,我也从产生过他是我的“敌人”这样的想法。我认为,这种社交网络和现实世界的割裂背后的原因除了网络赋予了人一种不用对自己言论负责的匿名性,还有社交网络夸大了特定的兴趣点对一个人与它人互动的模式的影响力:我与我的后桌能愉快的相处,除了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必须为我的激进言论负责并承担它带来的风险(包括被同学甚至老师侧目而视),更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有机会了解我后桌同学的其他兴趣点和人格特质。我们可以聊一聊我们共同喜欢的一位网球运动员,或者我们都玩过的一款网络游戏,或者昨天的数学作业是怎么回事。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交网络并没有起到“远程社交”的功能,因为它无法复制人与人的互动(社交)的复杂性,所有人都只能抓住一个兴趣点“以点带面”的抱团,针对特定议题的分歧被放大了,而对特定议题持有同样观点的人群内部的其他分歧则被无意识的掩盖了(这就是为什么几乎所有演员的“粉圈”“cp粉圈”内部同样纷争不断。对某个特定问题的一致看法(比如喜欢某演员)是无法长期掩盖对其他千千万万问题可能的分歧的)。


      我觉得这就是微信和qq这种封闭性的熟人社交网络和微博这种开放性的匿名社交网络会助长人与人之间截然不同的互动模式的原因。我们在封闭性社交网络里表现兴趣点和表达观点的模式更类似于线下社交:我们表现出的兴趣点是分散而多样的,我们的朋友圈里的其他人的兴趣点也是分散和多样的。所以不管是一个“粉丝”有多极端都不太可能在微信朋友圈里高喊“xx是傻逼”或者“xx粉丝死全家”(当然不排除有人这样干,但是我觉得从概率上要比在开放式的社交网络上少得多),一是朋友圈缺少匿名性的保护伞,二是他的这种激进观点缺少听众也因而缺少传播的机会(他朋友圈里的绝大多数人大概既不关心xx也不关心xx的粉丝)


我觉得这种社交网络对单一兴趣点的放大作用还可以用来反驳“粉丝行为偶像买单”这个观点。最简单的一个道理就是我喜欢a其实和a毫无关系,我的情感投入是单项的(关于单向情感投入的问题后文还会提到)。但由于社交网络将我的兴趣点集中化了(我喜欢a),所以他人很容易对我的观点进行过度简化的归因:我对b的恶感,我的所有偏执的言论都会被划归为“我喜欢a”的结果,因为我在社交网络上只表现出了我喜欢a这一个兴趣和特质。(这种逻辑在粉圈非常普遍:“你喜欢a,你攻击b,所以你喜欢a就是你攻击b的唯一原因,所以你是一个坏人,所以你喜欢的a肯定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而因为我喜欢b,所以我因为你的举动而有骂a的权利和义务”。这段话的每个因果关系其实都不成立,但粉圈作为种“社会想象”有将这种逻辑常态化的趋势。


二.群体的边界


      什么是一个群体存在最重要的条件?共同关切?是骨干成员?大量的外围或边缘成员?及时更新的信息?当然这些都很重要,但“群体”的存在有一个更重要的前提却很容易被我们忽视:群体的存在依赖于群体边界的存在。为了定义x是什么,我们很多时候会转而定义x不是什么,为了使一些人能够加入一个群体,另一些人必须被驱逐于这个群体之外。我者与他者的界限是所有群体运行的前提。这点当然也适用于粉丝群体。这也是为什么网络上的粉丝骂战常常陷入对“什么是真粉丝”的无休止争论。只有不断的表述“别人不属于这个群体”,一个人才能反复的实现对自己的群体成员身份的确认。定义一个人是否属于一个群体是一种巨大的专断的权力,我们常常在潜意识里渴求这种权力,不能容忍这种权力被其他个体保有。从逻辑上讲,除了我自己,没有人能替我确定我是不是某某的粉丝(我喜不喜欢他/她),因为没有人比我更了解我的想法。但在现实的粉圈运行模式中,做诛心之论,将他人放逐出粉圈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


        可能有人会说,有些行为很明显的是在释放恶意,将这样的人“流放”出特定的粉圈群体是理所当然的。当然了,如果我天天在网络上高喊“xx死全家”,我确实很难说服任何人我其实是xx的“粉丝”。但是现实世界里这种对群体边界的争议和对“善意与恶意”的定义常常比这种极端的例子要模糊的多。作为一个双担粉,我能想到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如果我在喜欢a的同时也喜欢b,我是否就不是真a粉“?如果我采用我自己对粉丝的那套定义(所有对一个或多个实际不属于自己社交圈的人有长期稳定的正面但单向的情感投入的人群),那很显然我当然是a的粉丝,因为我喜不喜欢b都不影响我对a的喜爱(同理如果我不喜欢b那也不是(至少从逻辑上不应该是)因为我喜欢a。这也是我在粉圈里观察到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因果归纳逻辑:你是b的“黑粉”这件事情因为而且只因为你是a的粉丝,或者你讨厌b是且只是因为你喜欢a。但事实上“你讨厌b”这件事情可能有多种其他的理由,“你讨厌b”对于“你喜欢a”来说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它们本质上应该是两件事情(你也可能根本讲不出什么道理,就是第一眼看到这个人就喜欢不起来)。作为b的粉丝,我当然会与你就“对待b的态度”这件事情产生分歧和不愉快,但我不应该因此对你讨厌b的做过度简化的归因,更不应该因此就转而“讨厌”a)。


       非常遗憾的是,在现实中,社交网络中的“粉丝群体”采纳的是非常不同的逻辑:喜欢且只喜欢a成为了“a的粉丝群体”最重要的边界。这套语境已经形成了,以至于每个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都非常容易不自觉的去实践这套逻辑。


       我个人觉得,“双担粉”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反抗这套逻辑和话语系统,是一种重新定义粉丝的过程。但吊诡的是有些时候”双担粉”也会陷入“传统粉圈”的逻辑(比如引入c这个“敌人”来为双担粉群体划定界线和提供“准入证”)。我并不是说所有人都应该当圣母,应该对abcdef保持同等的善意,而是说我们应该警惕将“喜爱ab”和“不喜欢c”做因果关系处理这种逻辑(“真正的ab粉是不会喜欢c的”和“真正的a粉是不会喜欢b的”采用的是一模一样的逻辑)。我不喜欢c,是因为他/她发表过和我的价值观有严重冲突的观点,或者单纯的是因为我对他/她在我这儿没有眼缘,和我喜欢ab没什么关系。


三.单向的情感投入,信息的不对称而人际间边界感的丧失


      我觉得在粉丝群体的运转模式与日常的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最重要的差别就是所有粉丝的情感投入都是单向的。我在喜欢a的同时并不要求(至少我认为不应该要求)a对我有什么情感投入。所以“粉丝与偶像”的关系不宜被定义为传统的“亲密关系”(如“亲子”“情侣”“挚友”,这些关系都是双向的),因为所有非双向的情感联系都有固有的脆弱性,可能让人产生“付出”却没有“回应”的感觉(强调一下我丝毫没有说粉丝的爱就“低等”的意思,只是指出“粉丝”群体的情感的特殊性。传统的亲密关系当然也有它自己的脆弱性)。而为了在网络的世界里对这种“情感投入的不对称性”作出心理补偿,粉丝可能会(在想象中)模糊自己与“偶像”的人际边界。在现实生活中“人际边界失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控制欲非常强的家长,他们认为自己比自己的孩子更能明白什么是孩子的“真正利益”,比自己的孩子更有理性,活得更明白,因而有资格直接干预孩子的生活轨迹(特别是社交圈和亲密关系);有些家长也会用“我的动机是好“的来模糊“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区别(我这都是为你好,我不可能害你,所以你必须听我的)。很多人都说部分”走火入魔“的粉丝把自己想象成偶像的伴侣(所谓女友粉),但我倒觉得这种心态更像是”家长心态“,是对单向情感投入的一种心理补偿机制(我才是真的爱你,我知道什么朋友可交什么朋友不是真朋友。b对你不是真心的,c才是真朋友,d和你在一起就是为了利用你等等等等)。更要命的是粉丝和“偶像”之间还有一种信息不对称。粉丝不可能了解偶像生活的全貌,很多事情只能根据自己看到的“现象”来对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做归纳(比如,我只能看到a事件在b事件之后出现,由于我的信息有限,我就因此判定b是a的唯一原因。但事实上,站在当事人的视角,a和b可能同属于我看不到的事件c的结果,c才是原因;或者c是a的原因,d是b的原因;又或者b确实是a的原因,但只是众多原因之一)。简化复杂的因果关系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在粉圈里可能表现为捕风捉影的黑料(当然在cp粉间也可能导致过度解读的糖出现)


四.由“自利”才能走向“利他”?


        总结以上观点,我个人觉得应对粉丝文化中的阴暗面的一个好办法是承认“喜欢一个不属于我的交际圈的人”本质上还是一种自利的行为,我觉得他好看,我觉得他有趣,我觉得他有才华,说到底,他给我带来快乐。 我不可能去代替他思考或面对他的生活中的问题,他的利益关切最终只掌握在他自己手里,我能做的就是享受他带给我的快乐。(同理,我认为讨厌一个人的极致就是对他不闻不问。因为“爱”和“恨”同属于强烈的情感联系,而“毫无情感联系,漠不关心”才是爱恨这两种强烈情绪共同的反面)




以上就是我的一篇扯淡。



评论
热度 ( 8 )